力学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1982年获得工程力学硕士授权点,1998年获得工程力学博士授权点,2003年获得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获得力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1年获得力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学科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地矿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突出力学优势特色,在国内外最早提出冲击地压失稳理论、冲击地压和瓦斯突出统一失稳理论、岩石力学系统运动稳定性理论、流-固耦合理论和矿山灾害扰动响应失稳理论等,建立了一支最具影响力和学科特色的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研究队伍,并向力学交叉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在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防治、深部复合动力灾害一体化预测与防治、深部煤矿冲击地压巷道防冲吸能支护技术与装备、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和矿山地质灾害评价与环境修复等研究领域具有研究优势和特色。拥有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工程力学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理论与应用力学为省一流专业,拥有1个辽宁省工程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学科拥有特聘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首届百名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清华大学双聘教授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人,“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拔尖人才4人,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5人。
平均每年招收13名博士生、60名硕士生,150名本科生,在航空航天、土木工程、机械工程领域为国家培养了三千余名力学人才,涌现出潘一山院士、水立方结构设计者施永芒总工程师、丹麦科技大学新能源研究所终身副教授陈啸等大批杰出人才。
拥有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力学教学团队,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省创新团队,省重点学科,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Hywel R.Thomas外籍院士工作站和辽宁省海智工作站,30余个大学生创新实践教学基地。
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800余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项,省级教学名师奖3项,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