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杰 肖 曦 李鹏辉 王 琼
摘要:从清华大学开展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清华大学在工程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创新选拔录取机制、形成特色培养方案、广纳优秀导师、完善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方法和举措。结合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对工程博士生培养问题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创新领军人才;工程博士生;专业学位;卓越工程师;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周杰,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研究生院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北京 100084;肖曦,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 100084;李鹏辉,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兼创新领军工程博士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北京 100084;王琼,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领军工程博士中心副主任,七级职员,北京 100084。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是应用型的学位类型,造就的是工程应用领域具有领导才能的工程专家。十几年来,我国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完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工程科技与产业发展,持续推动工程博士生教育及培养模式改革。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同年11月,清华大学等25个学位授予单位作为首批试点培养单位获准培养工程博士生,初步奠定了我国工程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基础。2018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通知,将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电子信息等8个专业学位类别;同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说明,对工程博士生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招生对象、学位论文要求、学位授予、质量监督与保障进行了规范。2022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全方位深层次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作为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一项相对崭新的尝试,我国工程博士生教育相关问题尚存在比较大的探讨空间,笔者从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出发,探讨符合我国工程教育内涵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工程博士生培养模式,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方法举措与思考建议。
一、我国工程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工程博士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工程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扩展至40所高校,截至2022年10月,全国100所高校中已有289个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博士生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问题和挑战。笔者通过分析部分试点高校招生简章、培养方案及毕业要求的文本,并与各工程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与访谈,认为现阶段我国工程博士生培养模式较之传统的工学博士生培养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定位尚未形成共识
教育目标的确定与形成包括两种范式:预设和生成。工程博士生培养目标应是预设性目标与形成性目标的结合。《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工程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在相关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造就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工学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对工程博士生的培养更强调工程实践胜任力、领导才能、跨学科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工程师职业素养。目前我国部分培养单位对工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表述只是照搬以上顶层预设目标,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入理解和广泛探讨,在实际执行中各培养单位及导师对工程博士生与工学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差异尚未形成共识。
2.选拔和录取考核方式缺乏创新
招生选拔和录取考核作为工程博士生教育的入口,对最终的培养成效和培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契合工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招生选拔和录取考核方式还有待创新和完善。早期开展工程博士生教育的初衷是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2年我国工程博士生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的骨干,部分严格执行“与重大专项挂钩”招生政策的高校甚至连教育部下达的每年招收十几人的招生计划都无法完成。因为在行业生态中,这部分人员尚未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相对较少,且存在时间、精力上的限制,获得工程博士学位对其职业发展的作用看似也不太明显,因此攻读意愿并不强烈。生源的限制使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不利于扩大工程博士生教育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招生规模较小,部分高校在招生录取程序设置、选拔考核方式、考评专家遴选、评价标准制定和执行等方面仍然或多或少沿袭了招收工学博士生的做法,没有根据工程博士生的定位“量体裁衣”,没有凸显工程博士生的特点。
3.培养方式与工学博士生趋同
培养方式是高校处理“师与生”“教与学”“校与企”之间关系问题的综合表述,我国部分高校的工程博士生培养方式与工学博士生相差无几,并且培养方式改革整体上呈现路径依赖特征。由于工程博士生教育依赖于工学博士生教育体系而建立,而且整个培养过程基本是在原有办学条件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各培养单位只能力所能及地进行有限的改革。工程博士生的课程体系应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前沿性和交叉性。课程体系应该与工程实践相融合,课堂教学与实际案例相贯通。现实的情况却是培养实际与应用能力要求脱节,实践环节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部分高校没有专门针对工程博士生设置的课程体系,没有特色培养方案和品牌课程,依然采用“穿新鞋,走老路”的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工程博士生和工学博士生没有什么根本区别;部分单位以论文为本,远离企业实践,不深入工程一线,学生实习不实,上手操作机会少,导致培养出来的工程博士生“眼高手低”,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复合型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4.传统导师队伍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博士生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传统工学博士生指导教师选聘标准一般要求为学校教研系列或研究系列教师,对工程相关经验没有特别说明,在新的时期不能充分满足工程博士生的培养需求。除了高校指导教师的参与,根据《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要求,“工程博士生培养应采取校企导师组的方式进行,聘请企业(行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导师组成员”,明确了企业导师参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合法性。与此同时,传统的导学关系也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的入学条件要求他们须具备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他们在企业单位可能已获得较高的资历,部分学生已拥有副高以上职称,在行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种情况下,导师组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传统的师生、师徒指导或“共同研究”关系,双方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可以在学术思想、支撑项目和研究条件上进行互补、共享和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优势,实现学术视野和实际经验的深度融合。工程博士生导师需要转变思想,积极适应新型导学关系。
5.质量标准与管理保障机制不健全
培养质量是工程博士生教育的生命线,质量观尤为重要。专业博士学位标准和学位审议机制须有别于学术博士学位的标准,应根据工程博士的学位授予层次和学位授予类别,建立符合其培养目标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提高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科学性。目前我国工程博士生培养成效不理想,成果评价较为困难,尚未形成工程博士学位论文成果要求的共识性标准。工程博士生以工程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选题,要解决相关问题需掌握大量操作层面的默会知识,需要在复杂应用场景中挖掘创新性知识的价值。评价工程应用性技术研究成果一般应包括对技术创新水平、经济及管理效益等多个维度的评价,而对工程博士生的研究成果,目前主要是关于技术水平方面的评价,缺乏对经济及管理效益的评价。在管理保障机制方面,部分高校对工程博士生的课程论文等方面质量未作要求,对工程博士生的培养过程没有进行全程质量监控。校级管理部门、院级管理部门等主体间的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使得各培养环节(包括课程、科研等)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
二、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
清华大学作为首批获准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的培养单位,于2011年通过《清华大学工程博士培养工作实施办法》,聚焦于电子与信息、先进制造、能源与环保三大领域,启动工程博士生培养工作。2018年,经过前期的探索与总结,学校响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文件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博士生教育的定位与发展方向,设立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含多个特色子项目),学校的工程博士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与创新阶段,逐步实现从三大领域到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七大类别的转变。
十多年来,清华大学秉持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统筹全校资源,发挥工科优势,承担先行先试任务,建立了学校、院系与导师、企业多方参与的工程博士生协同育人机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创新分类招生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构建,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工程博士学位论文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计划、有特色地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高起点、高质量地培养和造就工程技术领军人才,逐渐在实践中探索出符合工程博士生培养实际、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
1.战略引领,服务需求,制定适切培养目标
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是在现实教育情境中发生和发展、调整和修正的,厚植于“又红又专、爱国奉献”的沃土,在不同阶段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国家经济转型倒逼教育变革,“中国制造2025”是为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出台的重大经济战略;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核心要素,是实现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国家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这一时期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实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做出具有普遍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工程博士生培养构想。
清华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红色工程师摇篮”的优良传统,在深入理解分析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清华大学2030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中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坚持以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为导向,加快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急需、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将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培养对象定位为“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主持或者作为骨干参与重要工程项目”的工程一线人员,采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突出“学术更学术、专业更专业”的分类培养理念,强调工程技术的创新,即“将科学与技术转化为工程带来生产力的进步”,着力提升其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及规划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在所在工程类别做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
2.优化布局,精准定位,完善招生录取程序
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生教育开端与探索期的招生仅面向“在相关工程领域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参与重大专项工作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涉及8个院系,每年招生不超过20人。学校紧扣时代脉搏,在工程博士生教育快速发展与创新阶段,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面向国家重点行业、地区、创新型企业招收工程博士生。截至2023年,招生院系扩展到25个,招生规模近400人,累计录取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1800余人,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综合考虑国家战略需求、生源市场需求,目前已完成包括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共六期),以及助力重点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项目、先进技术项目、集成电路项目、公共卫生与健康项目和服务于区域协同发展的西南地区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布局;在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来源地和行业分布。
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招生采用“申请-审核”制,经过“报名申请—材料审查—资格审查—综合考核—推荐拟录取”的招录程序,筛选出高度契合工程博士生培养定位和“创新”“领军”项目定位的候选人。在报名申请环节,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前置学历学位证书、成绩单、单位推荐证明、研究计划书、个人陈述、专家推荐信等书面材料,全面呈现个人基本情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求学动机和科研实践潜质。在审查阶段,学校邀请资深专家、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教授组成考评专家组,对照工程博士生申请条件,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多轮严格审查,符合要求者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在综合考核中,采取口头报告、综合面试的形式,由相关类别/特色子项目的考核专家对考生的素质进行评定,在评价规则、评价参考等维度突出工程博士项目的定位和特色,重点考察申请人的工程基础、工程创新力和工程领导力。拟录取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学校与拟录取申请人签订非脱产定向就业培养协议。
3.交叉融合,注重实践,形成特色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生培养强调多学科的跨界交叉,建立了学科融合的前沿课程体系以及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论坛、“前沿论道”系列论坛等跨界学术交流平台。学校多次组织论证研讨,结合创新领军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学业需求,考虑非全日制学生特点,形成特色培养方案。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须修读完成包括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专业课程、领导力及职业素养、创新模块在内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见表1)。学校开设针对工程博士生的公共课程16门、特色项目专业课程5门、院系专业课程若干,涉及思政教育、工程技术、工程伦理、创新思维、实践实操、论文写作指导、职业发展等多门类,特聘两院院士、校内外资深教授与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为学生开智讲学、答疑解惑,打造“院士 资深教授 行业专家”的特色教师团队。此外,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加强各工程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每年定期举办2次覆盖全体在读学生、以海报和口头报告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工程博士生论坛,指导学生成立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研究生分会,开展“前沿论道”系列主旨报告和分享活动,提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师生相互激励、相互启迪,在跨学科交流中实现学术创新与技术突破。
表1 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 | 课程属性 | 课程名称 |
创新模块 | 必修 | 工程领域前沿讲座 |
工程领域重大专题研讨课 |
工程实践调研 |
专业课程模块 | 必修 | 在导师(小组)的指导下选修与所从事工程类别相关的专业课;特色项目工程博士生也可选修所在项目开设的特色专业课程 |
领导力及职业素养模块 | 必修 | 工程伦理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限选 | 领导力与人力资源开发 |
领导与沟通 |
任选 | 积极心理学 |
中外哲学智慧 |
系统思维与系统工程 |
批判性思维 |
品牌形象战略与设计 |
工程经济学 |
数字化转型策略与实践 |
跨领域工程技术创新理论和实践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模块 | 必修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科研范式与论文写作 |
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培养注重应用导向,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强化产教融合与工程实践调研。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研究选题必须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结合,需要在干中学、事上练,在真环境中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科研、产出真成果,采取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方式,鼓励根据研究课题组成论文指导小组。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须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之外,曾赴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国家信息中心、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深圳鹏程实验室等工程一线调研走访,了解工程建设情况、企事业单位现状和解决相关科研实践问题的痛点与难点,利用所学知识和自身经验,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诊断咨询、专业论证与优化建议,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于理论的认识,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4.严格遴选,凝聚共识,广纳优秀导师
清华大学充分考虑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的学情特点和培养要求,制定了针对校内指导教师的遴选条件,包括:已具备各院系教研系列教授或者长聘副教授、研究系列或未定系列正高职专业技术职务的博士生导师,有承担工程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重要技术创新项目的经历;完整经历了指导博士生过程且学生已获得学位。可以看到,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导师遴选标准高于传统的工学博士生导师遴选条件,且突出了工程实践经历要求。同时,学校制定了《清华大学外聘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联合指导教师管理办法》,鼓励聘用合作企业或相关领域专家担任企业指导教师,选聘条件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具备高水平的职业能力和指导能力,能够保证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培养工作,一般应具有正高职(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企业导师经过“院系推荐—分会审批—研究生院备案”等遴选程序,与校内导师组成校企导师组共同参与工程博士生的资格考试、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研究报告等重要培养环节,指导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工程博士生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组织了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导师宣介和研修活动,旨在深化导师对于工程博士生教育的认识,建立“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新型导学关系,加强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质量控制。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导师宣介及研讨工作力争实现全覆盖,采取“大会宣介 中小型会议研讨”的实施方案:由校领导进行开班讲话,阐述学校工程博士生培养的思路和定位、方向和举措,在学校层面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及时总结,邀请优秀指导教师分享工程博士生培养经验;按照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需要,依托教授会等形式,深入基层院系,开展多场中小型研讨会,介绍国家和学校工程博士生教育发展历程、相关背景与政策文件、学校工程博士生教育的特色与挑战,同时积极倾听和收集一线导师的诉求,了解工程博士生导师们的所思所想、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困惑,及时解决和反馈处理意见。通过以上系列活动,使工程博士生的培养理念深入人心。
5.分类评价,从严把关,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清华大学结合工程博士生培养定位,持续推动研究生分类发展,破除“唯论文”倾向,明确工学博士生、工程博士生分类评价的差异性,落实专业学位博士生质量标准。学校鼓励工程博士生面向工程领域前沿及重大工程问题,探索研究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形成工程技术创新成果,完成高质量学位论文,并通过高水平工程领域的交流平台进行学术交流。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的创新成果应在其所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意义,成果应当具有工程技术创新性。学校初步建立了工程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专家库,为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工作奠定了基础。学校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工程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需要设立7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专家组,在工程博士学位审议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工程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制定了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见表2),在考查写作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明确了对工程技术创新的应用性评价。自2021年10月开始,在学位论文评审环节正式启用体现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特点的学位论文评议书。
清华大学始终坚守正确学术导向、维护学术声誉,在各培养环节从严把关,保障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质量。2020年5月,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明确了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须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年度进展报告/中期检查、最终研究报告/预答辩等全过程培养环节。成立项目中心,在研究生院指导下制定了《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指导原则》等系列文件;按照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统筹组织25个培养院系编写了符合院系特点的《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细则》,对各培养环节的开展时间、考查重点、考查形式、考试委员会组成、通过标准、补考条件、分流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加强了校院两级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共识,加强各培养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进展督促和质量把关作用;尤其在最终研究报告/预答辩等出口环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制定了《关于加强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审查的规定》,经工程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指定的审查小组认定写作规范审查合格的学位论文方可隐名送审,旨在打造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范本,全面提升工程博士生培养质量。
表2 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学位论文与工学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对比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学位论文 | 工学博士学位论文 |
论文成果的工程技术创新性 | 论文成果的创造性 |
论文工作的工程应用价值或经济社会效益 |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
论文工作中反映出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水平 | 论文工作中反映出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水平 |
论文工作中反映出的解决工程技术难题、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 | — |
论文的总结和写作水平 | 论文的总结和写作水平 |
经过建设和发展,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教育已成为清华大学专业学位项目的特色品牌,报名录取比达到8:1以上,得到《光明日报》、新华网、凤凰网等媒体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协同育人机制的助力下,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捷报频传、屡立新功。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计算机系崔磊与电子系何伟两位同学,跨界交叉、融合创新,协同助力“AI电镜”研发,大幅提高了材料性能检测效率,加速新材料的研发进程,研究成果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2018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李久林在学期间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2018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季新生在学期间荣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2020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廉玉波在学期间获得第四届“杰出工程师奖”,成为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2018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郭中山、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蔡力宏共同参与研发的“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王刚、2020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张儒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齐滕云等8位同学担任北京冬奥会火炬手,积极响应“科技冬奥”理念,用科技力量助力冬奥会顺利举办。
三、对工程博士生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贯通论述、统筹部署,再次提到“三个第一”,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强调“完善人才战略布局”“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加强工程教育,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工程博士生教育作为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高端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新科技革命、新工业形态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新的重任。美、英等国的工程博士教育起步较早。全美工程检查员协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Examiners for Engineering,简称NCEE)于1965年通过决议设置和发展工程博士项目,1967年底特律大学率先实施,至今已经历了“技术模式—科学模式—工程模式”三个发展阶段,日益突出工程教育的实践本质。英国工程博士生的培养发端于1992年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简称EPSRC)开启的工程博士计划,同年,曼彻斯特大学与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工业博士中心(Industrial Doctorate Centre),之后陆续成立的众多工业博士中心作为实现政府、高校、企业紧密合作的联合培养平台,在英国工程博士生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须在吸收借鉴国际教育教学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扎根中国大地办好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我国工程博士生教育的特色发展体系。
1.开展更加深入的校企联合培养
在工程博士生培养过程中,高校与企业深入的、实质性的联合培养任重而道远。长期以来,我国工程教育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上并不算成功,企业普遍缺少参与制定招生计划、选拔优秀生源、制定培养方案和学位出口标准的动力和途径。清华大学虽然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但仍然有改进空间;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改变产学合作不紧密、学生不深入工程一线的现象,与企业、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共同承担培养工作,实现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应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学校在2022年启动和开展首批全日制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培养方式突出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相结合,着重提升工程博士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职业胜任力。新版培养方案在充分征求联合培养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经清华大学工程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为更好地了解联合培养企业的具体需求与意见建议,清华大学面向企业进行了专题问卷调研,“校企联合导师组工作机制”“合作研究课题与项目遴选标准”“校企沟通合作机制”“校企联合培养协议”“知识产权归属”“学生在企业期间的福利与管理”“学生分流机制”等作为企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校企之间的高效有序合作,一方面需要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包括相关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另一方面需要高校与企业因时因地制宜地沟通与协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前瞻性地系统谋划、整体性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
2.大力推进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
构建卓越工程人才特色培养模式,搭建促进产教供需双方直接见面、双向对接、有效匹配、共融共进的校企协同培养产学研实体平台尤为重要。为促进产教融合,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于2022年8月联合发布通知,遴选一批高校和企业高起点、高质量地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样板间”,实现校企联合,做实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清华大学入选首批1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王希勤校长代表学校接受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National Graduate College for Engineers,Tsinghua University,NGCE)授牌。面向国家需求,发展工科专业,培养卓越工程师,是清华大学的传统和特色[21]。学校在新时期继续扎实推进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高度重视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发展,多次组织研讨,梳理学院管理运行模式、厘清与国内外关系对象的分工协作机制,为学院配备专门工作条件和专项经费保障,同时主动联系、积极吸纳社会各界优质资源,尤其是顶尖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学院作为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全链条设计、全要素配置、全过程培养”的校企联合培养实体平台,将营造校企双方互融互通的合作氛围,发挥企业在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共同发展,探索形成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清华方案”,为服务国家战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工程人才贡献力量。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