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功

作者: 时间:2014-09-27 点击数:

徐爱功

徐爱功,男,1963年9月出生,工学博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博士点学科带头人。1985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矿山测量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矿山测量专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攻读获博士,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在同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至2003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卫星定位导航中心担任研究员;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辽宁省重点学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科带头人,现兼任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专业委员,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第六专业委员会主席办公室负责人,全球华人导航定位协会(CPGPS)会员兼华北地区召集人,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多次赴新加坡、香港、泰国、加拿大、美国、法国、奥地利、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瑞士、加纳、智力、巴西、阿根廷、厄瓜多尔、古巴、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和学术访问。主要从事卫星导航与定位(GNSS)、位置信息服务(LBS)、智能交通系统(ITS)、地理信息系统、数字矿山等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出版学术专著和规划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30余篇次。指导博士后2人,外国留学博士研究生3人,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60人。主持承担教育部留学归国基金“基于GPS/GIS的动态路段行驶时间推算与自适应预测方法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高精度GPS单点定位关键技术研究(20060417004)”、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PS/GIS集成环境下的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模型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GPS/GIS在智能交通系统(ITS)中应用研究(202183380)”、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项目“高精度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单点定位关键技术研究(2008T085)”、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项目“城市全球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参考站的稳定性研究(2009S049)”、辽宁省优秀人才计划项目“高分辨率雷达干涉和GPS数据融合及其应用研究(LR201018)”、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时空过程模型研究”( 201102087)、国家测绘局测绘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GPS与高分辨率SAR数据融合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10-01-03)”等纵向课题和一批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

Copyright @ 201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7号      邮 编:123000